“男人至死是少年,就怕美女在眼前”,这句戏谑之语,在我担任双山岛马拉松赛道救护员时,化作了一段鲜活经历,让我对此有了深刻领悟。
双山岛,宛如遗落在苏州张家港市长江之畔的一颗璀璨明珠,是一座宁静而美丽的离岛。整座岛屿宛如一个梦幻的休闲王国,是综合性的旅游休闲度假区。乘坐渡船缓缓过江,大约20分钟的航程,江风轻拂,仿佛能将尘世的纷扰都一并吹散。双山岛马拉松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赛事,就像一块强大的磁石,深深吸引着周边地区,尤其是长江两岸那些热爱奔跑、追逐梦想的跑友们。
然而,由于双山岛特殊的地理位置,一旦有选手在比赛中出现紧急状况,救护车从赛场赶往市医院,需要搭乘过江渡轮,至少需要40分钟的漫长时间。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,赛事组委会未雨绸缪,特地安排了2架应急救援直升机在岛上严阵以待。这一贴心且周全的安排,无疑彰显了组委会对赛场救护工作的高度重视,也为每一位参赛选手的安全增添了一份坚实的保障。
而我,有幸成为此次赛事中的一名急救骑士。比赛开始前5分钟,按照救护计划,我会出现在赛道3公里处,这里是我的第一个观察哨位。我将仔细搜寻着那些可能存在风险的重点关注对象。一旦发现目标,便会通过对讲机迅速将信息传递给附近的急救跑者。5 分配速到7分配速的选手是我们赛道救护员重点关注的对象。整个赛场,从4分半到7分,每隔10秒就会有一组急救跑者按计划出发,融入到奔跑的人流中。他们时刻保持着警觉,一旦周边有选手出现状况,便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进行专业的处置。
与急救跑者相比,急救骑士具有更强的机动性,不但能够灵活地穿梭在赛道旁,还可以随时停在路边,从正面仔细观察每一位选手的状况,提前发现那些状态异常的选手。
开赛后,在3公里处,我像雷达一样扫描着每一个经过的选手。按照以往的经验,那些容易出状况的选手,在3公里处就会露出一些征兆。没多久,初步锁定了一位年龄在75岁以上的大爷。在国内的一些马拉松赛事中,有的会设置年龄上限,一般要求70岁以下,有的虽没有明确规定,但65岁以上的选手,组委会往往无法为其购买保险,他们属于风险自担选手。
我再次观察这位大爷,精神矍铄,步伐稳健,从他的状态判断,独自一人跑完马拉松不成问题。然而,这里是马拉松赛道场,马拉松赛场不只是选手们的竞技场,赛道上的同行者和赛道两旁热情的观众不但是选手们的兴奋剂,对某些特定选手可能就是催命符了。我不紧不慢地跟在大爷身后10米处,像一个默默的守护者。3分钟后,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。大爷突然加速,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,超过了一群青春靓丽的美女跑者。这一超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,美女们被大爷的气势所震撼,纷纷投来惊叹的目光,一边鼓掌一边热情地为大爷加油助威。那热烈的加油声仿佛是一把火,瞬间点燃了大爷内心深处的激情,他的速度变得更快了,仿佛回到了年少轻狂的岁月。我心中一惊,意识到情况不妙,赶紧加速靠近大爷。好在后面大约1公里的路程中没有美女跑者,大爷的速度这才逐渐降下来,开始悠悠地跑着。
随着比赛的进行,过了5公里以后,掉速的美女跑者越来越多。大爷似乎对超越美女跑者乐此不疲,每一次超越都会迎来美女们的喝彩,而这喝彩声又如同催化剂一般,让大爷更加兴奋,速度也随之再次提升。然而,对于马拉松选手来说,最忌讳的就是变速跑,这种频繁的加速会极大地消耗体力。经过4次这样的短冲秀后,大爷出现了明显异常,他出现了叹息样呼吸(也叫濒死叹息样呼吸),这是心肺在发出极为严重的警告。
该出手了,能坚持跑马拉松的大爷,100% 是花岗岩倔老头,如果直接上前劝导,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。“男人至死是少年,就怕美女在眼前”,搞不定大爷,我只能把目标转向美女们。我迅速加速超过大爷,跑到前面一群美女跑者旁边,用后面大爷听不到的声音喊道:“后面马上有位大爷会超过来,麻烦大家配合一下,别鼓掌,也别喊加油。”美女跑者们非常善解人意,虽然看到大爷跑过来时眼中满是钦佩,但她们非常配合,没有鼓掌,也没有发出加油声。大爷平稳地通过了这一群美女跑者的区域,之后我又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大爷顺利度过了几个类似的“美女阵”。
当大爷平稳地度过了几个“美女阵”后,有点失望,突然好像又明白了什么,有点气鼓鼓的看着我,我可管不了,接着在前面一路扫雷。
正如那句话所说:“赛道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都是有人在前面替你挡刀。”在这场马拉松比赛中,我愿意成为那个默默守护的人,用自己的行动保障每一位选手的安全,让他们能够在赛道上安全地追逐自己的梦想。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昆山论坛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点击右上角“举报”。
展开